“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本次的支部组织生活会也是围绕国家公祭日展开,机制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全体同志们学习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历程等知识,回望南京大屠杀,共同缅怀死难同胞。
生活会开始,同志们学习观看了国家公祭日相关内容视频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主持人马旭东说道:“国家公祭日,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使民族精神提升,使人民更加爱国!”
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今日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
随后,组织生活会围绕2020年全国各地国家公祭日活动以及国家公祭日的时代意义等内容展开。全体同志积极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人民、国家和世界三个层面总结了国家公祭日的深远影响。发言环节,郑俊杰同志说道:“不忘记忆,离不开历史的载体。设立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对历史的记忆;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历史遗迹,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记忆,都是在告诉世界、提醒后人,渴望和平、走向复兴的中国人民,不能、不会更不应淡忘那些曾经沉痛的记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祖国,每一个人都应牢记神圣职责,砥砺前行,这便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最好的纪念。”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其世界意义在于,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本次组织生活会的成功举办,强化了全体同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醒同志们要铭记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切实提高自身本领,以便日后能更好的建设祖国。无论是对一个人,一个民族还是整个国家而言,历史的苦难都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也需永不停息!